“2022全國兩會”已接近尾聲,但關于長江流域的防洪治理討論還會繼續(xù)。今年全國兩會,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水利方面的工作安排提到:“建設重點水利工程、完善防洪排澇設施”。《中國企業(yè)報》記者從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長江設計集團董事長鈕新強處獲知,他今年全國兩會也在為“構建適應現代化的長江防洪體系”以及“提高長江流域蓄滯洪區(qū)和洲灘民垸的整體防御水旱災害能力”建言。
鈕新強介紹,經過長期建設,長江流域基本建成了以堤防為基礎,三峽工程為骨干,其他干支流水庫、蓄滯洪區(qū)、河道整治相配合,平垸行洪、退田還湖、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與防洪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,防洪能力顯著提高。目前,長江干流荊江河段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,配合荊江地區(qū)蓄滯洪區(qū)的運用,可防御歷史上發(fā)生的1860、1870年特大洪水;城陵磯及以下干流河段通過干支流水庫調蓄,考慮蓄滯洪區(qū)的運用,具備可防御新中國成立以來發(fā)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。
盡管長江流域防洪形勢顯著改善,但在鈕新強看來,這與新階段高質量發(fā)展對流域防洪保安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。鈕新強向記者表示,建成適應新階段高質量發(fā)展要求的長江防洪體系需要具備:一是建立保護對象不同層級的防洪標準體系,重要保護對象高標準保護。按對標世界發(fā)達國家的要求確定防洪標準,做到遇標準內洪水確保安全,遇超標準洪水有對策,不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。二是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完備、防洪工程品質高。三是防洪調度實現智能化——以前沿科技驅動建成智能化的流域洪水防御系統(tǒng)。四是防洪管理現代化——管理制度完備、管理手段先進,實現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。
此外,鈕新強還提出,當前還應加強長江流域蓄滯洪區(qū)和洲灘民垸建設,提高防御水旱災害整體能力。他說,蓄滯洪區(qū)和洲灘民垸作為長江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增加河湖調蓄空間、擴大河道泄洪能力的重要功能。
據了解,長江中下游共安排了國家級蓄滯洪區(qū)46處,總面積約為1.2萬平方公里,人口約700萬人,有效蓄洪容積約590億立方米;長江中下游干流有洲灘民垸270余個,面積約2400平方公里,人口約94萬人,蓄洪容積約88億立方米;洞庭湖區(qū)、鄱陽湖區(qū)有洲灘民垸530余個,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。
鈕新強介紹,長期以來,蓄滯洪區(qū)和洲灘民垸一直是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和突出短板,同時也是區(qū)域經濟社會發(fā)展和民生保障的洼地。究其緣由,鈕新強認為,一方面是因為防洪建設投入資金不足,工程建設嚴重滯后;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民生保障政策制度有待完善,運行管理仍有待加強。
那么,如何加強長江流域蓄滯洪區(qū)和洲灘民垸建設?鈕新強提出,要貫徹習近平總書記“建設安瀾長江”的號召,落實《長江保護法》關于“提高防御水旱災害整體能力”的要求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促進共同富裕。
“首先,要加強防洪頂層設計,優(yōu)化流域防洪布局?!扁o新強認為,隨著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長江上中游防洪水庫群逐步建成投運,流域洪水調控能力顯著增強,蓄滯洪區(qū)運用數量與運用幾率降低。建議根據防洪形勢新變化,統(tǒng)籌發(fā)展與安全,協調流域防洪保安與區(qū)域經濟社會發(fā)展,對長江流域蓄滯洪區(qū)進行優(yōu)化布局。
考慮到長江流域洲灘民垸數量眾多、情況各異,鈕新強建議,對洲灘民垸進行科學分類治理。對有重要基礎設施和大量人口的洲灘民垸,可研究調整為防洪保護區(qū);對無重要基礎設施、有大量人口的洲灘民垸,給予一定的防洪保護標準,參照蓄滯洪區(qū)進行建設管理;對其他洲灘民垸,實施“平垸行洪、退田還湖”。在保障行蓄洪作用的前提下,明確不同類別洲灘民垸的開發(fā)利用限制條件。
“同時,要加大中央投資力度,有序推進工程建設。”鈕新強說道,蓄滯洪區(qū)和洲灘民垸所在區(qū)域為流域整體防洪作出了犧牲和貢獻,其防洪建設應主要為中央事權,同時考慮到地方財政資金存在困難的實際情況,建議中央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,提高蓄滯洪區(qū)建設中央資金比例,安排中央資金支持洲灘民垸的建設,保障洲灘民垸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“防洪是長江流域綜合治理的首要任務,長江安瀾是保障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的關鍵?!扁o新強如是說。
相關稿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