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的職場將有哪些新變化?
做為脈脈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,王倩在移動互聯(lián)網創(chuàng)業(yè)10年,在她看來,2024年,新經濟行業(yè)的競爭將更加激烈,人才供需比會持續(xù)上升。
人才供需比代表人才和崗位的關系,體現了行業(yè)的活力和人才的流動性。
在這一背景下,科學家和科技極客依舊是職場的寵兒。從薪資榜看,高技術崗位依然成為高薪榜單的霸榜者,幾乎占據了全部席位。2023年,薪資榜的TOP1是ChatGPT研究員,平均月薪資可達6萬+人民幣。
此外,她還指出,雖然目前ChatGPT對職場的影響并未大規(guī)模顯現,但在一些行業(yè),用AI替代人的現象已經出現。
有公開報道稱,投資銀行高盛發(fā)布報告指出,“隨著AI技術的突破,預計全球將有3億個工作崗位被生成式AI取代,其中律師和行政人員所受影響最大?!?/p>
王倩認為,未來80%的白領工作可能會被AI取代。但她指出,在人工智能時代,有三類人仍然會有競爭力:一是能夠幫助技術不斷迭代的人;二是具備機器目前所不具備的綜合性管理能力的人;三是能夠批判且創(chuàng)新的人。
以下為王倩發(fā)言內容整理(有刪減):
新經濟行業(yè)競爭加劇
2023年末,脈脈發(fā)布了《2023年度人才遷徙報告》,從中可以看到2024年的行業(yè)和職場變量。
我們看行業(yè)人才變化,一定會看的一個數據是:供需變化。這個變量象征著人才和崗位的關系,到底是人才更多了,還是崗位更多了,體現了行業(yè)的活力,人才的流動性。
報告顯示,2021年,新經濟行業(yè)人才供需比為0.32,人才供應不足,需求遠大于供給,也就是元宇宙、大數據、新能源、新金融到處搶人才的那一年,求才若渴,人才難求;2022年,這個數值上升到1.29,足足翻了4倍;2023年,這個數值高達2.04。我們認為,2024年新經濟行業(yè)會繼續(xù)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。
從新經濟各行業(yè)人才供需比中,我們可以洞察到:各行業(yè)人才競爭加劇,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人才最為緊缺。與此同時,隨著出海企業(yè)的增加,海外崗位招聘指數逐年攀升,尤其是新能源汽車、新生活服務等領域持續(xù)火熱。新能源汽車和新生活服務,海外招聘已經連續(xù)增長三年。
還有兩個數據,一個是薪資榜,高技術崗位依然霸榜,科學家和科技極客依舊受到職場的寵愛。2023年,ChatGPT研究員的平均月薪高達6萬+人民幣。另外,2023年,70%的職場人在工作中開始使用AI,其中學歷越高的職場人,讓AI來分擔工作的占比越高。
AIGC對職場的影響
AIGC(生成式人工智能)是未來5年最大的變量之一,會深刻影響科技界和社會的發(fā)展。
我們有3個預測。
第一個預測:三年內,基層白領先于藍領被淘汰,未來80%的白領工作將被替代。
我們之前認為,人工智能的演進是一個緩慢線性的過程,但現在的情況是,人工智能技術在參數量超過八百億參數的時候,出現大家預期之外的智力快速提升。我們看到,GPT-3.5應該有十五六歲的智商,GPT-4的智商已經可以達到二十歲左右。
讓我們意外的,并不是這一天到來了,而是這一天這么快速地到來了。但反觀機器人的技術水平還沒有到可以大規(guī)模落地的階段,也因此出現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幕——白領可能會早于藍領失業(yè)。
2022年3月,高盛發(fā)布的《人工智能對經濟增長的潛在大規(guī)模影響》,也對我們的預測提供佐證。報告指出,預計約63%的美國人,近一半的工作量能夠通過AI自動化完成,并且全球預計將有3億個工作崗位被生成式AI取代。報告指出,人工智能對不同行業(yè)的影響將有所不同。在美國,辦公室和行政支持工作中可以自動化的任務比例最高,為46%,其次是法律工作,為44%,建筑和工程中的任務為37%。生命、物理和社會科學領域緊隨其后,為36%,商業(yè)和金融業(yè)務為35%。
2023年職場上最明顯的特征是,老板嘴里說著AI,技術上用著AI,然后悄悄地淘汰了中低端的設計師、工程師、產品經理、數據分析。
第二個預測:AI大模型時代,三類人不會被替代,一是驅動技術不斷迭代的人,二是擁有跨領域知識積累和決策能力的人,三是具有批判思維和真正創(chuàng)新能力的人。
首先,技術本身在迭代,幫助技術不斷迭代的人會被留下。如果你能夠在某些專業(yè)上,幫助機器不斷提高,那你是有價值的。從現在的市場來看,我們認為這部分人仍然有空間,并且價值會被放大。
其次,AIGC時代,信息收集和基礎分析變得更加高效,但決策依然有賴于人進行,每個人都是“CEO”。隨著AI技術的普及,企業(yè)會希望中高端人才具備跨領域的知識,以便更好地應用AI技術,并快速理解AI反饋的數據。
最后,觀察目前GPT的能力,我們發(fā)現,主要是在重復歷史上已經有人做過的事情。但是,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事情,目前GPT還沒有能力去做,GPT缺乏真正的創(chuàng)新能力。比如科學家就需要帶著批判性思維研究沒有人研究過的事情,發(fā)現新機會。
第三個預測:未來的職場,一個人要成為一支軍隊,每個人都要成為“CEO”。
麥肯錫提出過一個著名的“T型人才”模型,豎是某項專業(yè)能力,橫是發(fā)展的通用能力。比如一個技術管理者,前幾年做技術,發(fā)展豎,后面開始學會管理人,發(fā)展橫,那么在職場上就是個T型人才。
此后隨著技術和社會的發(fā)展,T型人才進化到“π型人才”,指至少擁有兩種專業(yè)技能,并能將多門知識融會貫通的高級復合型人才。比如研發(fā)管理崗位,不僅需要具備研發(fā)能力,數據分析能力,還需要管理能力。
而今天,我們需要的則是雪花型人才,他們需要具備多領域的知識和能力。
擁抱新機遇
給大家講兩個企業(yè)家的故事。
我有個長江商學院的同學,從事房地產行業(yè)。2022年我經常看到他眉頭緊鎖,神情焦慮。2023年我再次見他,發(fā)現他的眉頭逐漸舒展開了。
他是怎么改變的?去年他發(fā)現了兩件事情可以做:第一,對于房地產行業(yè),他有資源,可以整合不良資產。第二,他在上海發(fā)現了一個新的職業(yè)——衣物收納。用戶愿意付費請專業(yè)的收納來整理自己的衣柜。
他還給我講了很多故事,比如前一陣他去一個同學的會所,請服務阿姨去買水果。結果阿姨只選了三種特別普通的水果,為什么?因為阿姨不知道該怎么做,她沒見過,也沒有意識。
還有很多同學抱怨家里的阿姨不合適,他發(fā)現這個地方有巨大的商機:想象一下,一個阿姨會做米其林菜譜,只需要會10樣,就能服務一個高端家庭的高端體驗,你愿意為這樣的阿姨付費嗎?
這些需求都是消費升級,他已經把需求的人群畫像、人群規(guī)模,想得清清楚楚。我在想客單價如何拉高,他已經把如何培訓,提高基礎建設,如何發(fā)展第一批客戶,第一批客戶畫像是什么,講得清清楚楚;我還在想能不能賺到錢,他開始算賬,給我講了以一個城市為例子,客戶的發(fā)展、客單價、成本管理等等。
這是一個在地產行業(yè)耕耘很多年的企業(yè)家,回到對客戶、對用戶需求極其敏感的發(fā)現里,回到了真實的場景下,在當下無數變量發(fā)生的時候,依然找到了那條可以發(fā)展的方向。
我敬佩打不倒的精神,這些傳統(tǒng)行業(yè)的企業(yè)家用一個個用戶的場景故事,展現了骨子里的戰(zhàn)略思想。在順勢環(huán)境里做出成果的企業(yè)家,在逆勢環(huán)境里只要不放棄,總能找到出路,發(fā)現光明。
另一個是廣電上市公司和可以變臉的MV的故事。
我之前去一家上市公司學習交流,他們在2015年就完成了公司的資本運作,成為廣電領域頭部企業(yè),利潤非常不錯。但是他卻說,他現在非常艱難,要帶著老高管升級、變革、擁抱AI、擁抱數字化。
我訪談了他和所有高管,走進這家企業(yè)看他們的戰(zhàn)略會,想了解他們?yōu)槭裁磳ψ兏锶绱丝释_@家企業(yè)第一曲線很不錯,但是董事長拒絕躺在成功簿上睡大覺,因為他看到了未來,看到了第一曲線增長停滯的壓力和風險,更看到了數字化和AI將會給世界帶來更大的變革。
他請了技術專家給高管上課,每次跟團隊講話都要強調數字化、大數據、AI。而且他和那位房地產企業(yè)家一樣,沒有什么體系化的戰(zhàn)略,但是所有的戰(zhàn)略思想都在他對用戶的場景理解,對用戶的需求描述里。
他們從廣電信號類的業(yè)務,到最新的AIGC,通過現有的資源積累,對于用戶的理解,不斷探索如何完成新的創(chuàng)意產品。
對于技術發(fā)展帶來的機遇,就算不那么懂,但是一定要去擁抱,去成長,這就是真正的企業(yè)家。
職場人的自我成長
給大家講兩個真實的故事。
第一個是一流企業(yè)里一流員工熱血奮斗的故事。
我有個好朋友,在特斯拉工作。我們每年都會見上一兩次。我每一年都能看到更強大的她,更堅定的她。去年有次機會,跟她和團隊進行交流,收獲很大。這家公司強就強在:第一,戰(zhàn)略格局足夠吸引全世界最好的人才;第二,產品的研發(fā)和設計理念先進性很強;第三,年輕員工眼里有光,工作時間比互聯(lián)網企業(yè)還要長,但是卻激情澎湃;第四,頂級人才加上第一性原理塑造的文化。
我們一同去的幾個企業(yè)家,都感慨看了很多企業(yè),這次是最有收獲的,核心是看到了世界頂級企業(yè)家的格局和眼界。經歷歲月流逝,頂級企業(yè)發(fā)展怎么樣,你只需要和它的員工聊聊,看看他們是不是眼里有光,就足夠了。
第二個是從百萬元薪資銷售到短視頻MCN老板的故事。
他是脈脈的一個前同事,更是一位在行業(yè)里做到頂尖的銷售負責人??蛻籼崞鹚?#xff0c;都會豎起大拇指,他的年薪早已超過百萬元。
2023年,他離開了職場。在他走之前,我們一起喝了杯咖啡,他說想試一下?lián)Q一種生活方式,準備投身到短視頻領域。
他走訪了這個領域里的前輩,和別人虛心請教學習,還花錢買了設備,準備大干一場。我問了他很多問題,比如,為什么選擇這個領域?有什么特長?在這個領域可以彎道超車的原因是什么?這個領域的商業(yè)模式是怎么樣的?我并不是給他潑冷水,只是覺得當時他并沒有研究清楚。因為究竟如何賺到錢,他說不清楚。但想到他是一名銷售,他需要去干。我不再追問,因為我相信他的決心。
這段時間,他組建了一支短視頻團隊,旗下起了幾個IP,有2個IP已經開始變現了。他還成為了短視頻變現的陪跑導師,實現了自己給自己打工的人生自由。
我從他的狀態(tài)變化中,看到了職場人跳出來,主宰自己人生的勇氣。
2024年會有更多職場打工人轉型為自由靈活的小老板。每個職場人在職場上都可能遭遇劇烈變量,找到熱愛和擅長,找到真正的自我,比什么都重要。加油,職場人。
相關稿件